close

到了澳大利亞有一個習慣

用不是很好用的小白(ASUS TF300)內建的Note功能

寫下關於每天的一句話

一頁一周的累積

寫到W14 突然意識到 都已經訂好回程機票了

怎麼忘了算這個長假有幾周

原來是 28 weeks

原來 一半了

 

接下來迎接的 是最令人期待的下半場

包含布里斯本的朋友來凱恩斯旅遊

自己在凱恩斯趕進度參加tour

墨爾本三周的生活體驗

墨爾本塔斯雪梨20天的自助旅行

還有令人期待的雪梨跨年

然後 帶著屬於我的回憶回到台灣開始下一步

好期待~~

 

以下 是"終於"走了一半的感想 我想等我結束還會有一篇結束感言

我還是得老實說 如果可以重選一次 我還是會來 但是我會把時間縮更短

半年 對於三十幾歲來說 

過於奢侈~

~~~

澳洲打工渡假簽證已經開放了好多年

卻在我來體驗的時候 在台灣造成了負面話題 真是可惜

快過期前才出發的老人家(這個時候要看到6字頭的同伴就像中獎一樣難)

覺得 大家說的都對 都有他的道理

這個所謂的打工渡假 從多方便的角度來看

原本應該是美好的方面居多 卻變成是好壞參半

我想那是這一兩年來 愈來愈多的人以"賺一桶金"為目的而來

破壞了打工渡假所賦予的正面力量

 

我必須承認 我會來 某方面是在逃避 就像是跌了一跤 被踢出來一樣

我也覺得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逃避某些東西 只是不願意承認 或是以為那不叫做逃避

可能是工作(薪水太少 工作太累) 感情 家庭 或是對當前的生活感到無聊

在辯解自己並非如此之前

先想想 如果年過30 工作穩定 不用加班 年收破百 有論及婚嫁的對象 你還會來嗎?

還是你會選擇單純的旅遊

我想一定會有人要來 但是 我想那是極少數  

因為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要放棄的東西相對的也多

但是當年齡改成20歲 或是剛畢業 剛退伍 想法就不同了

沒甚麼好放棄的 就是趁年輕 來又何妨

就是這麼的不一樣

 

我 是那所謂的年過30 想很多的年紀 

心情的轉變 從剛開始"真是給自己找麻煩" 到現在變成"來了也不錯"

因為有了這段"放空"去看看很多不同的人事物

讓我發現了自己原來擁有的一切其實很幸福

只不過有的東西來的太快 讓人沒有時間好好思考

因此回台灣的下一段開始 給自己的期許就是 放慢腳步 積極發展

 

請記得 可以背起背包 放下一切去飛的時候

勇氣只是基本元素 沒有那麼了不起 還要加上很多的幸運 才能造就這趟旅行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年過30 還以實現自我為優先 

就算沒有成家 照顧父母也已經是你該扛起的責任  

  

打工渡假簽證給了一年的時間

但不代表你一定得花一年待在這裡

我倒覺得他給我的意義是"最多就只能放空一年"

放空不是發呆 甚麼都不做

而是因為遠離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與生活模式

可以停下來看看這些年 得到了甚麼 失去了甚麼

該玩的 該感受的 該想的 都完成了 隨時可以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只是為了太快回去很丟臉而硬撐一年(聽到不少這個爛理由) 反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如果單純的以為這邊錢很好賺 結果來了以後發現好辛苦 後悔了

我反而覺得看破回台灣也非常值得鼓勵

那是需要多少勇氣去面對那些質疑的聲音

事實上 這簽證本來就不該拿來當成工作簽證 不是嗎?

 

這裡的空氣清新 風景美麗 

但總覺得沒有親人 老朋友在身邊 多了一分寂寞

所以我感受到 我愈來愈愛台灣

  

或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把澳洲都成是一個短暫停留的地方

所以在台灣對於一切嚴厲要求 卻給了澳大利亞一個寬鬆的標準

這我可以完全理解 就像我很喜歡去日本玩

但是現在再叫我長住日本 就不必了

 

很慶幸 我現在來 抓住青春最後的尾巴

很慶幸 我來了 真的多了很多時間去想將來的方向

半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奢侈

因為到了這個年紀 更必須精算

用最有效的時間換取經驗 或者說是回憶

 

而就是因為比年輕人經歷過更多

所以我更可以明白付出極大體力的$20白工和輕鬆$10的黑工

(當然如果已經是低薪的黑工還累得半死那自己是不是該考慮換工作)

他們的差距絕對不會是$10~而是小於$10

或者 在某個程度上 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

錢 當然是愈多愈好(我也想)

但 更重要的一點是 對我來說 來到這裡 就是為了休息 

錢可以回台灣再賺 悠閒的半年假期 結束了就是結束了 

 

最後 我要說

打工渡假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生體驗

不一樣的年齡 不一樣的經歷 會造就你在海外不一樣的選擇

沒有哪一個方式是最好的

只有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回憶 會一輩子忘不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澳洲打工 打工渡假 澳洲
    全站熱搜

    littles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