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取自http://suido-ishizue.jp/kindai/hokkaido/index.html

自行翻譯分享 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請勿抄襲轉貼

並非全文翻譯  只選取本人感興趣以及需要的部分 請勿攻擊譯文

 

明治以前的北海道

北海道一直到近代,都還是傳統的捕魚狩獵生活。

明治以前被稱作蝦夷地,有廣大的原始森林覆蓋,住在這裡的人狩獵,採食野菜,捕魚。他們是蝦夷原住民「愛奴人」,沒有文字,無法探索他們的歷史。

在14世紀末的室町時代以前,蝦夷地和本州之間沒有交流,各自獨立生活,直到青森縣的豪族蠣崎氏,趕走了住在福山的愛奴人,移住此地,建立了獨立的政權。到了蠣崎氏第五代,豐臣秀吉承認其蝦夷島主的地位,賜姓「松前」。1604年,根據德川家康的幕藩體制,雖然其勢力範圍從道南的函館到熊石的數十里地(松前地),但是因為沒有農業生產,因此用「石」並非表示其領地的支配權,而是和蝦夷地交易的獨佔權。

1669年,シャクシャインの戰,愛奴人襲擊了19艘交易船、殺了273和人(日本人的稱呼),幕府命東北諸侯出兵征討,愛奴軍敗北,只能選擇『愛奴人隸屬於和人』之命運。

1719年,被正式任命為1萬石大名。初期,依賴和愛奴交易老鷹、沙金等特產品。大概開始這個時代開始,蝦夷地出產鮭魚、昆布、乾貨鮑魚等漁獲,佔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江戶中後期,俄羅斯經由千島列島,外國的漁船也在北海道近海出沒。老中.田沼意次開始著手大規模調查蝦夷地,和俄羅斯進行交易。1786年,田沼失勢,交易也跟著中斷。

1797年,英國船隻抵達室蘭,俄羅斯人也從北方的擇捉島上陸。隔年,幕府的探險家近藤重藏在擇捉島立上「大日本惠土呂府」宣示主權。1萬石大名松前藩移封內地,蝦夷改為直轄地。之後則是『伊能忠敬測量東蝦夷地海岸』,『間宮林藏的樺太探險發現間宮海峽』。

1804年,俄羅斯使節來航長崎,要求貿易交流被幕府拒絕,俄羅斯因此入侵樺太、利尻島,燒毀幕府船隻施加壓力。津輕海峽也有外國船隻出沒,幕府命松前藩築城、東北大名們警戒。

1854年,日本開國,箱館(函館)、伊豆下田開港,西洋人來日、西洋學校、五陵郭築城、洋式造船法、基督教會,此舉讓箱館一舉成為近代文明的入口。

 

明治維新和北海道的開拓使

1868年,大政奉還,建立新政府,開始了明治維新。榎本武揚等舊幕府勢力在五陵郭做最後的抵抗,隔年,戊辰戰爭終結了其殘餘勢力,明治政府獲得所有實權,蝦夷改名北海道,設置和中央官廳同級的北海道開拓使。

明治維新後,國策大轉變,救濟失勢的士族、設置屯田兵防衛俄羅斯的侵略,對於新政府而言,對抗歐美列強的富國強兵之路所需的石炭、木材、硫磺等天然資源,都是開拓北海道最主要的動機,在日本的近代化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設置開拓使,授產給士族,札幌的開發,道路、港口、鐵路的建設,礦產開發,官營工廠的建設,設立札幌農業學校,推動移民和屯田兵地開墾,由中央政府主導的開發,使北海道農業走上軌道。

原本以函館為中心地的開拓使也開始移動到札幌,明治4年(1871),黑田清隆主導「開拓使10年計画」,總額1000萬日圓的預算。設立39座官營工廠,開採煤炭,因為運送煤炭建設了幌内一小棒的鐵路,招聘美國的農務局長Horace Capron為顧問,計畫移入西洋農業技術。

聘僱克拉克博士設立了札幌農業學校和官立園區(東京、函館、札幌的農事試驗場),培養開拓技術士,導入西洋農業技術,整備各地的鐵路等交通建設。經營各項官營事業,啤酒、製糖、製麻等農產加工廠,木工、鐵工、製網等工廠和礦產等諸多產業。

最初的移民政策是由政府募集移民送到指定地點開墾,移民可以獲得政府補助的米、經費、農具,但其效果不顯著,明治5年取消此政策,改援助已經落地生根的移民。明治6年,開始設置屯田兵,負責北方警備和開拓任務。

明治15年(1882)廢止北海道開拓使,改設置函館縣,札幌縣,根室縣,設立後開拓成效不顯著。明治19年,廢除此三縣,設立北海道廳。

 

屯田兵

派遣到遠方開墾,平時務農,也必須接受軍事訓練,如遇戰爭必須組織軍隊保衛國家。中國漢朝到明朝盛行的制度。

黑田清隆接受了西鄉隆盛提議,明治7年在北海道設置屯田兵,隔年在札幌郊外建築200戶屯田兵宿舍,徵招來自於宮城、青森、酒田三縣和北海道內失勢的士族的志願者,提供工作機會,共193戶、965人入住。最初招募對象僅限士族,後期開放後,平民出身的屯田兵反而成了開拓的主力。到明治37年(1904)廢除屯田兵制度為,道內各地有37兵村、7337戶、39911人遷入,開發了74755公頃的土地。

通常1兵村有200~240戶,每戶給予5町步(1町步=3000坪)面積土地,設立練兵場、官舍、學校等公共設施。生活規則嚴苛,起床和上班時間都有規定,除了軍事訓練和農業開墾之外,開闢道路和下水道,特定地點的警備任務、災害救援,前往試驗農場培育國內外的各樣農作物等等,都是其義務。

屯田兵參與了西南戰爭、日清戰爭、日露戰爭。西南戰爭中,多為東北士族出身的屯田兵,因戊辰戰爭的過往,對於對手薩摩士族奮力戰鬥,戰勝後,薩摩出身的黑田清隆,只優遇薩摩軍官,對於東北出身的士兵冷淡對待,也引來了其抗議,切腹自殺。

屯田兵制度對於北海道地開墾有顯著的成效,特別是現在北海道的土地利用,畜牧和大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整齊的道路設置,公共設施的建構。這些開發除了農村建設之外,也適用於都市開發。

 

開拓之風景

開拓移民最初由5町步開墾,到成為獨立自耕農約需3~4年時間,然而其中辛苦卻法想像。

首先要準備移住的旅費和第一年的生活費,抵達後,兵村的房子建設費用,生活用品,家具等等。開墾所需的農具等等零零總總,扣除旅費最少也需要200日圓(*4096)的費用。

第一年只要能開墾1町步,就算上等成績。收割後除了自給糧食之外,賣出的收入也不足夠隔年的生活費,必須用其他的勞動,譬如製造木炭、出外兼差等等其餘的副業,才能支撐辛苦地開墾生活。

通常需要4~5年的時間,成功的開發5町步的土地後,可以獲得土地獨立。但那還要風調雨順無天災才能達成,開墾中遇到水災、冷害,捨棄土地流亡的案例也不少。

 

稻作的發展

現今北海道的稻米產量和稻作面積都是全國第一。然而在明治時期,誰也無法預測這樣的發展。

明治4年招聘的西洋顧問在調查石狩地區後,曾提出報告說明此地無法種植稻米,因為寒冷的灌溉用水無法讓稻穗生長。後來的克拉克博士也提出北海道無法種植稻米的說法,並且提出「本州的小規模農業沒有效率,改以麥作為主,使用家畜和機接開墾大規模農業,飲食生活由稻米改成麵包、牛奶。」因為他的提案而禁止了稻作,然而,對於稻作的執著程度卻非外國人的建議就能馬上改變。

北海道道南地區和青森縣有著相似的氣候條件,幕府末期就開始種植水稻,札幌以北無法種植。

明治4年,稻作名人中山久藏帶了道南的稻米種子回到札幌郡広島村島松(現・北広島市島松),開闢了10a(1000㎡)的稻田,灌溉用水的確冰冷,久藏做了迂迴的水道,注入了熱水,讓其變成溫水育苗,在氣溫下降的夜裡徹夜換水。結果在明治6年收穫了345KG高產量。

明治25年,留學德國學習土地改良的學者酒匂常明任職北海道廳財務部長,他思考著發展北海道的稻作,獎勵稻作,委託稻作名人中山久藏到各官營農場指導。水田面積也從他赴任的2400公頃擴大到明治36年的16200公頃。

 

特殊土壤

北海道有很多特殊土壤(泥炭土、重粘土、火山性土)導致不利作物生長,水田避開這些特殊土壤開發。

由於特殊土壤不量地很多,經由國土調查,開始了對應這些土地的政策。

泥炭地 沼澤地、湖泊等濕原植物茂盛的濕地,堆積了不完全分解的植物遺體。因為氧氣不足抑制了微生物活動,植物分解無法進展。乾燥的泥炭地一旦著火不易撲滅。

重黏土層 黏土含量高,透水性差,降雨多時,易積水過濕,無雨時,易乾旱,耕耘不易。

火山灰地 酸性土壤

大正9年,農事試驗場開始進行試驗,改良這些特殊土壤。

 

移民進展與大農場之形成

曾經說過明治時期的北海道開拓,其中一部分目的是授予士族資產。戊辰戰爭的敗軍東北諸藩被視為賊軍,就像會津藩的下北半島被減封,新政府對於東北諸藩的嚴苛,讓它們陷入極度的貧窮。

明治2年,伊達藩(仙台藩)自行視察現在的伊達市,三年後和其家臣與它們的家人共220移住。其支藩的白石藩更繼續移往現在的札幌市白石區。

因廢藩置縣(明治4年),地租改正等政策失去了財政基礎的舊藩,在救濟士族的移民政策下移住到北海道。石川藩在室蘭,佐賀藩在釧路,明治8年尾張藩德川氏移住八雲町。会津士族(余市)、稲田士族(静内),前田藩,毛利藩也相繼前往建設大型農場。

明治19年設置北海道廳,正式的推展開發計畫,函館的開進社,帶廣的晚成社,札幌的開成社,江別野幌的北越植民社,浦河的赤心社等結社組織移住增加。之後,東北、北陸、四國各地的個人移住者,每年以數萬人計增加。

明治22年,全道設立了200萬公頃的皇室御料地,無償贈與華族同盟5萬公頃的未開發地。三條實美公爵,舊德島藩主蜂須賀氏設立華族組合雨龍農場,為最早接受政府無償贈與土地的農場。之後變更為個體經營的蜂須賀農業,自行投資建造灌溉用水工程,耕作面積達4000公頃。

明治30年,根據「北海道国有未開地処分法」,提供本州的資本家100萬公頃以上的大面積土地。每人可得開墾用500町步,畜牧用833町步,植樹用666町步。多為投機者相繼建設的大農場,因管理不彰,『不在地主』現況,反而留下許多未開發的已分配土地。『不在地主』把無償土地賣給個體小戶,到了明治末期成全國最多了的個體小型農家。

 

明治時代開發的結論

明治時代的開發特徵,可以說是資源掠奪型的開發。擴張水田的同時,奪取了丘陵地的養分與土壤的侵蝕導致其荒廢。不施肥料的掠奪型農業讓土地衰落,維持陷入困難。農地可以快速的分解有機物,讓作物吸收營養,但同時也向雨水般的容易流失養分。只有栽種收穫會使地力減退,變成不毛之地。掠奪型的土地利用,也是古代文明衰退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歷史教訓,海外的農作地自古以來就根據其土地特性來應用。

在日本,大規模的土地利用型農業尚未成熟,家畜的利用不發達。土地利用可以說是人類和土地(環境)的相互關係。開拓者最初有無限的自然資源,隨著人類的增加,經歷了取之不盡的階段,隨著歲月的流逝,土地將強烈的反擊,已非用之不竭的階段。因為開拓事業對於森林的開採,原野地開墾,導致河川的決堤增加。移民在大正9年到達高峰後開始遞減。

明治33年的「北海道10年計画」因日露戰爭而不了了之。明治43年(1910)開始的第一期拓殖計畫(10年計畫),投入了當初的三倍以上的鉅額費用,重點為土木事業中心轉移到產業設施。大正後期移民減少,離開北海道的居民增加,日露戰爭後移住南樺太的日本人增加。接著在昭和2年(1928)開始了第二期拓殖計畫(20年計畫),開墾158萬公頃的農地,達成197萬移民使人口增加到600萬人為目標,前期因為恐慌和連續的冷害,後期因為戰爭的原因而不了了之。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樺太、千島、滿州的引揚者(戰敗後遣返回國的日本人),還有東京大空襲的受災戶,移住北海道。他們被稱作『集團歸農者』,昭和20年(1946)7月~11月為止,共計約1萬7000人移住,土地條件惡劣,缺乏農業經驗,資金不足等原因,真正能落地生根的比率不是很高。

昭和25年制定北海道開發法,設立北海道開發廳。為了國家重建,北海道開發由國家主導進行。隔年設立北海道開發局。昭和27年開始北海道開發計畫第1次5年計畫,昭和33年開始第2次5年計畫,開拓農政改為一般農政。

明治維新前後的北海道人口,推測愛奴族約2萬人,和人約10萬人。現在人口約540萬人(2015),戰後的開拓效果非常顯著。

從不毛之地到現今的成果只用了短短130年的時間,全世界大概找不到這樣的例子。日本經歷了2000年創造的農業歷史,只用了百年就追上其成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拓者的辛酸歷程,造就了農業土木的獨特技術體系。全日本生產量第一的水田和美麗的北海道田園風景,這些都是令人驕傲的成果。

 

 

 

 

 

arrow
arrow

    littles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